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医生团队 疾病知识 诊疗设备 医院环境 预约挂号
主页 > 医院资讯 >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医生团队 诊疗设备 疾病常识 来院路线 医院环境

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应该怎么避免

作者: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时间:2019-09-16 文章来源:未知

 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,也称杜氏肌营养不良症,是最常见的一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,属遗传性肌肉系统疾病(ICD-10-G)。由于位于X染色体短臂(Xp21)编码抗肌萎缩蛋白(dystrophin)的DMD基因的突变所引起,该基因的突变还可引起另外一种轻型的肌营养不良——BMD。为X-连锁隐性遗传,多为男孩发病,约1/3患者无家族史,由基因新突变造成。患病率为3.3/10万,占出生男婴的20-30/10万。

 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儿出生时无异常,婴儿期活动如抬头、坐姿等均正常,自1岁以后开始逐渐出现站立和行走困难,首先影响骨盆带肌肉,以后累及肩胛带肌肉。患儿动作笨拙,易跌倒,走路摇摇晃晃,登楼梯或由坐、卧位起立困难。随着病变的进展,臀中肌无力导致行走时呈特殊的鸭步,患儿从仰卧位起立时需先翻转为俯卧,再以双手支持地面和下肢缓慢地站立,称为Gowers征。

  患儿双侧腓肠肌逐渐呈假性肥大,腱反射减弱或消失。部分患者表现为行为异常。病变呈进行性加重,常到10岁时已不能行走,大多数患儿最终卧床不起,并发痉挛、褥疮、肺炎而在20岁前死亡。

  约1/4的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儿有智力低下,血中磷酸肌酸激酶总酶(CPK)及肌型同工酶(CPK-MM)浓度显着升高,肌电图显示肌源改变伴有较轻的失神经支配电位;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可见肌纤维坏死与再生同时存在,并有结缔组织增生。

  根据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,结合血CPK酶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结果,一般不难做出诊断。60%的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者是由于基因缺失、5%为基因重复,可以通过多重PCR技术检测,其余30%为点突变或微小缺失/重复,检查较为困难。对于家族性病例或确诊而突变未明确的病例,可用多个STR位点进行连锁分析,进行携带者的检测和产前诊断。